山東農民叫板SP欺詐短信 成功索賠數萬元
作者: 文章來源: 本站發布時間:2007-01-22 00:00
665
??nn 孫萬寶,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的農民,在被稀里糊涂地扣掉80多元的短信費用后,開始用法律武器向有欺詐行為的“SP”短信叫板。在不到一年時間里,他和二百多家“SP”較過勁兒,成功索取了數萬元的賠償。nn 較真83元短信費nn 1月12日,記者跟隨孫萬寶去見了一家“SP”,孫萬寶說,他回過這家“SP”發的2000多條短信,短信費花了4000多元錢,結果無一中獎,他拿著消法和打印的短信清單,要求雙倍賠償。nn 孫萬寶今年32歲,家住蓬萊市農村。他說,之所以和“SP”較上真,得從三年前的一件事說起,2003年8月,孫萬寶交手機費時,突然發現話費比以前多了一倍,一查,原來是短信費多出了83元錢,他到運營商那里咨詢,結果被告知是因為一條沒有退定的“默認定制”短信。“當時我也不知道啥叫默認定制,后來才知道是接到一條短信后,如果你不退定,就自動給你計費了。”孫萬寶想起這事就氣不打一處來:“這叫啥?和搶錢有啥區別啊!”nn 于是,孫萬寶上門去討說法,但是卻遭到“SP”的嚴詞拒絕,“那時,我連啥叫SP都不清楚,哪還懂得去維權?”nn 討回雙倍賠償nn 記者與孫萬寶交談時,只有小學文化的孫萬寶能一字不漏地將消法關于消費者有權享有知情權、如何提出相關賠償、信息產業部關于電信明碼標價、工商管理條例中關于企業應注明名稱、地址等有關規定和法律依據背誦出來,孫萬寶說:“這工夫沒有白費,弄通了法律法規,我好比掌握了向黑短信叫板的致命武器,只要有法律護身,我啥也不怕了。”nn 2006年3月,孫萬寶的手機話費又被扣掉了48元,他查詢了一下,原來是回了一條包月聊天短信,這條短信沒有明碼標價,也沒有注明發自哪個“SP”,更沒有注明這是包月,第二天,孫萬寶就去找“SP”,這回,“SP”見他是有備而來,口氣軟了很多,但是依然尋找種種借口不打算賠償。nn 孫萬寶說,他前前后后跑了兩個多月,找運營商、“SP”和消費者協會,最后,實在找不到推脫理由的“SP”終于服軟了,孫萬寶第一次理直氣壯地討回了公道。“第一次索賠,連交通費都不夠,但是我堅定了向坑人的黑短信發起大規模反擊的信心。”nn 反擊屢屢得手nn 孫萬寶向記者出示了他在不到一年間積攢的短信清單,有十多厘米高,“這就是我取得的黑短信的坑人證據。”孫萬寶總結了黑短信的幾個特點:聊天短信,用非手機號碼發送,常常有這樣的話:“干啥呢?”“在哪兒啊?”“陪我聊聊吧?”“干嗎不回我的短信啊?”只要糊里糊涂回了,就要付出0.5元到2元不等的短信費用,還有用手機號碼發送,比方說要回什么內容到什么號碼,贏什么大獎之類的。nn 孫萬寶說,這些黑短信有幾個共同特點:“沒有注明任何收費價格,不知道是哪個公司發的,沒有地址和客服電話,沒有任何游戲規則,不向消費者說明具體的操作規程。”nn 孫萬寶說,第一次索賠成功后,他開始對所有的黑短信進行回復,第一次對一個猜獎的短信回復了2000多條,“花了4000多元,沒有一次中獎。”孫萬寶拿著相關規定,要求該短信的“SP”提供中獎概率、游戲規則等相關信息,結果這家北京的“SP”連大獎是啥都說不出來。最后經過交涉,孫萬寶成功索取了雙倍賠償。nn “我現在每天的工作,除了回短信,就是去維權,很忙碌。”孫萬寶說,他用索賠的錢再去購買更多的手機卡,然后尋找下一個目標,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他叫板了二百多個大小“SP”,幾乎都反擊得手,成功索取了數萬元的賠償。nn 將捐獻部分賠款nn “找黑短信的事,我并沒有發財的想法。”孫萬寶告訴記者,他上網查了一下,全國共計有18000余家“SP”,其中大部分是遵紀守法的。“短信是一種非常廣泛而有前途的信息傳播渠道,但是要使用這種渠道,必須要誠實守信。”孫萬寶說,自從他三番五次去找“SP”索賠后,當地許多坑人的黑短信都銷聲匿跡了,“這說明,所有騙人的東西,都怕用法律去較真,較真的人越多,這些東西消失得越快。”nn 孫萬寶說,他準備將一部分維權得來的賠款捐獻給慈善機構,“去幫助最應該得到幫助的人”。nn -新聞鏈接nn SP指移動互聯網服務內容應用服務的直接提供者,負責根據用戶的要求開發和提供適合手機用戶使用的服務。從企業業務開展的角度來看,目前SP可以分成三大類:門戶型SP,就是由門戶網站提供的短信服務,主要有搜狐、新浪、網易、中華網、Tom等幾家;專業型SP,以短信作為主業的公司;專項型SP,代表是騰訊公司。打個比方,電信運營商好比是商場,SP公司是商場中的經銷柜臺,用戶是購物的消費者n n
注:本文轉載自 ,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