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30億血汗錢被騙 吉林用6個月打擊金融犯罪
作者: 文章來源: 中安在線 本站發布時間:2007-01-04 00:00
519
?nn “非法集資案,動輒幾千戶一貧如洗,甚至有人家破人亡!”昨日下午,省公安廳經偵總隊總隊長張玉貴痛斥非法集資和集資詐騙造成的嚴重后果。據介紹,從2003年至今,全省公安機關3年共立案偵查金融犯罪案件594起,查結537起,總涉案金額達50余億元!其中公安機關挽回經濟損失近20億元,百姓30多億元血汗錢被騙入不法分子的口袋。nn 金融犯罪nn 數字:過億案件時有發生“金融犯罪案件涉案金額巨大,涉案金額幾百萬、上千萬的案件屢見不鮮,案值過億的案件時有發生。”形勢:平均每年遞增10%張玉貴總結了當前我省金融領域犯罪的形勢:“金融犯罪案件數量從2003年起,平均每年以10%的比例遞增。”手段:賄賂、利誘內部人員金融犯罪還滋生其他違法犯罪,很多金融犯罪本身就是多種犯罪的結果或包含其他違法犯罪。“一些金融犯罪分子往往采用賄賂、利誘等手段,在金融機構內部人員中尋找突破口。一些金融系統職工和其他人員為了不法利益,內外勾結,里應外合。還有的金融系統領導,利欲熏心,不惜以身試法,為金融犯罪活動打開方便之門,或為犯罪分子充當‘保護傘’。由金融詐騙犯罪引發的違法發放貸款、行賄、受賄、玩忽職守、貪污等犯罪案件屢見不鮮。”nn 非法集資nn 數字:涉案36億10萬人次被騙據介紹,2003年以來,全省公安機關共立集資詐騙案件64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件117起,涉案金額高達36億元,被騙群眾多達10余萬人次。形勢:長春市和吉林市較突出非法集資活動在長春市和吉林市表現尤為突出。以吉林市為例,2003年以來,吉林市公安局共立案查處集資詐騙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件17起,被害群眾達5萬余人,涉案金額過億元的就有3起。手段:20%~30%高息誘人集資犯罪分子多以高額回報為誘餌,承諾回復20%甚至30%的高息,先期付給承諾的高息,誘導集資群眾,致使大批群眾不惜血本參加,案發后嫌疑人就攜款潛逃。張玉貴說,目前發現的深圳李李投資有限公司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件,在我省多個地區都有集資點,一些集資點的代理人已逃跑。nn 貸款詐騙nn 數字:涉案12億2003年以來,全省公安機關共立貸款詐騙案件168起,涉案金額高達12億元。形勢:虛假擔保騙貸等時有發生近年來,由于全省公安機關不斷加大打擊力度,金融系統加強規范和信貸管理,貸款詐騙案件數量有所減少。但以虛構貸款用途、虛假擔保、重復抵押等手段詐騙貸款的案件仍時有發生。手段:假合同、文件騙取貸款犯罪嫌疑人多采取編造引進資金及項目等虛假貸款理由、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虛假證明文件、虛假產權證明等手段騙取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nn 其他nn 形勢:信用卡詐騙將增加除以上3類,信用卡詐騙、保險詐騙等新型金融詐騙案件在我省也時有發生。尤其是信用卡詐騙犯罪,犯罪嫌疑人多使用偽造、作廢的信用卡、冒用他人信用卡或采取惡意透支的手段實施犯罪。隨著銀行卡業的發展將大量增加,而且涉外案件的比例也將大幅度上升。還有這樣的案例,一些電腦高手直接破譯銀行電腦系統密碼,侵入電腦,給資金創立一個虛擬賬號,然后以補折的方式把存款提取走。nn 典型案例nn 江城兩起過億大案正偵辦目前,吉林新同舟公司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已經偵破,這家公司法人楊浩翔承諾集資回報達20%以上,誘騙大批群眾參與集資。截至案發集資金額達2.32億元,共6000多名群眾上當受騙。另外,吉林市正在偵辦的海天公司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涉案金額達5億余元。“好項目”“熟人引見”要慎重代理人非法所得不受保護警方提醒,不要夢想一夜致富,謹防詐騙陷阱。按照我國法律規定,非金融機構不能進行集資活動,如果有公司、企業向社會不特定多數人群進行集資,一定不要輕易投入資金。對于一些所謂“好項目”,即使投資人已經得到先期的高額回報,也不可完全相信,要認真咨詢有關部門集資行為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畢繼紅)nnn來源:中安在線nn n n n
注:本文轉載自中安在線,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