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站違規廣告泛濫 生存模式應扭轉
作者: 文章來源: 中國經濟時報 本站發布時間:2005-12-09 00:00
534
??nn?????12月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發的《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暫行規定》正式實施執行,醫藥生產、批發、零售和從事第三方醫藥電子商務企業都將首次被納入電子商務經營監管范疇。同時,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10多個部委,進行不法廣告的專項治理,以消除違法廣告泛濫狀況。 nn 但政策上的收緊并沒有令一些違法醫藥廣告有所收斂,互聯網恰恰提供了這樣一個通道,成為監管的真空地帶。n 利益驅使違規廣告登場nn 今年8月國家藥監局發布調查數據:違法藥品廣告高達91.3%,違法醫療器械廣告高達98%,輿論一片嘩然。之后,國家工商總局聯合多個部門開展了一次聲勢浩大的醫藥廣告專項治理行動,在傳統的廣告刊載渠道方面已初見成效,由此,互聯網成為醫藥違規廣告轉移的陣地。nn 記者登陸了某家健康類網站的頁面,發現有很多“曖昧”文字鏈接,點擊進入,違法廣告一目了然。比如在其肝病頻道內,有一個醒目的橫幅廣告,廣告詞為“乙肝治療獲重大突破.....病毒乙肝可治愈”,不僅無視有關部門“暫停牛皮癬、艾滋病、惡性腫瘤、癲癇、乙型肝炎、白癜風和紅斑狼瘡等7種疾病發布醫療廣告”的規定,而且出現了“治愈”這樣嚴令禁止的廣告詞。nn 在另一家同樣小有名氣的健康網站,記者也發現,隱藏在二級頁面的廣告簡直無所顧忌,根治牛皮癬、白癜風、乙肝轉陰的廣告滿天飛,甚至下面直接就是藥品名稱、匯款地址和帳戶。nn 廣告是健康網站救命糧nn 對此,有專家表示,目前,國內大部分健康類網站盈利模式單一,如果不登載廣告,就會無法維持生計。正是這樣的生存環境逼迫一些健康類網站以身試法。nn 一些名聲在外的健康網站常自稱擁有多少多少專家,可以在線醫療,在線咨詢。不過,有內部人士爆料稱,不過是請了一些沒有畢業的大學生或實習生,對照書本照本宣科地回答患者的網上提問。仔細看一下其網站上的問答記錄,就會發現很多回答含糊其詞,甚至漏洞百出。有的網站甚至在自問自答,以制造人氣旺盛的假相。nn 據權威的數據統計,目前我國有相關健康類專業網站(其中包括綜合網站中的健康頻道)370家左右。健康資訊類主要是向網民提供相關的醫療健康資訊、醫藥或醫療最新動態的網站,占61.54%,其中包括門戶網站的健康頻道6家。醫藥貿易類,針對的主要是醫藥貿易企業,主要提供相關行業類商貿動態和市場行情,占到30.77%。醫藥資訊類,主要針對醫院醫生和醫藥行業企業的決策者,占到7.7%。nn 生存模式應扭轉nn 顯然,健康類網站以廣告為收入來源的生存模式是違法廣告得以落地的誘因。但除了廣告,健康網站還有什么收入來源呢?對此,飛華健康網CEO王成毅認為,健康類網站不可能成為醫院,因為網站的員工,大部分不是學醫的。但整個健康行業的市場空間還是很大,比如,病人進了醫院,醫院對病人有診治、護理的義務,但走出醫院,病人就基本喪失了咨詢、服務的通道,而且國內很多患者極其缺乏健康類常識,經常因一個“小癥狀”就擔心可能有什么大病。這些為健康類網站提供了生存空間,除了給病人提供資訊類信息外,“信息服務+增值服務”是一個盈收之門,通過技術創新和實體醫療資源的整合,開展第三方醫療服務的前景廣闊。王成毅透露,飛華作為健康網站中的前幾名,已經開始探索以社區醫療服務為中心的模式,并推出了健康視頻、健康E路通、健康聲訊、健康商城、健康博客、醫藥搜索引擎等多種增值服務。而這些都是普通醫院拓展不到的空間,健康類網站可以“乘虛而入”。nn 此外,第三方的健康管理市場也會逐步成熟。保監會已經頒發了四張專業健康保險公司的牌照,而健康保險公司對于其客戶的健康管理服務主要是外包給第三方的健康管理公司,健康類網站恰恰符合這個條件。健康管理在美國是一個很大的產業,超過9000萬美國人在使用健康管理的服務。因此,“健康類網站沒有必要與一些違法的醫藥廣告糾纏在一起,壞了名聲”。nn來源:中國經濟時報???2005年12月9日??n
注:本文轉載自中國經濟時報 ,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