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成網友約晤曾遭性擾
作者: 文章來源: 文匯報 本站發布時間:2006-06-26 00:00
678
nn【本報訊】(實習記者楊廣、譚靜雯)互聯網的發展一日千里,十年前只有少數人懂得使用的電子郵件,到了今日幾乎每個懂電腦的人,都會有一個ICQ或MSN的帳戶,這種即時傳遞訊息的工具,除方便溝通外,也成為時下青少年一種交友方法,結識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不過,這種交友方式的背后,卻隱藏令人擔憂的危險。nn學者:網上交友風險更高nn很多青少年在網上交友時,都缺乏戒心,很容易相信陌生人,在彼此沒有足夠認識下,便輕易相約外出,很多時更是單獨見面,結果便成為受害者。04年的一項調查發現,超過一半初中生曾透過互聯網認識陌生人,兩成以上會相約網友見面。nn但報告亦指出,當中近七成青少年與網友約會中,曾經受到傷害;這些傷害包括身體及精神上,有三成人就表示曾受到性騷擾,一成六更受到性侵犯。nn雖然很少人會在互聯網上提供自己的真實資料,不過,隱藏或使用虛構的資料并不代表可以完全保護個人安全。nn浸會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及系主任趙維生稱,除正常的社交生活外,網上世界確實能夠提供一個新空間給年輕人結識朋友,雖非取代現有的正常社交活動,但這個新興的網上渠道,年輕人和家長一樣未能完全掌握,亦會感到陌生;如果家長加以打壓,便會產生反效果,年輕人便會對抗,兒女便不會向父母透露自己的交友情況。他建議,社會人士、社工及家長對這個新興的世界加深了解,這個新空間并非一個大陷阱,成人亦可嘗試多采用這個渠道,例如父母子女間可以用MSN、ICQ等渠道溝通,互相傳遞信息,彼此間便會 “同聲同氣”。nn不過,趙維生認為網上交友仍存在一定的危機,蓋網上是一個自由的地方,交友始終比現實世界更危險,風險更高,所以家長及子女需要對這個新空間加深了解。nn2006-6-26??來源:文匯報n
注:本文轉載自文匯報,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