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40歲的網吧老板齊先生開始寫作“防騙寶典”,這是他“以身試騙”,花了2.66萬元體驗總結的詳細“騙子套路”。他說,他明知騙子在忽悠,卻故意中招,為的是套取整個過程,好在網上與大眾分享,讓其他人不再受騙。
?目前,他已同時向江漢區工商局提交投訴。
?初接招:?放貸公司環環相扣 借貸者分不清真假
?齊先生在山東濰坊經營著一家網吧及幾家門面。6月中旬,他在網上無意看到幾個小額貸款的廣告推廣,都聲稱可以快速放款。“平時看到小額貸款的廣告,覺得神秘,懷疑不少是騙子。看到彈出廣告,就想一探究竟。”齊先生說,自己撥打了其中名為“萬福源小額貸款”的電話,聲稱要貸款4萬元。詢問得知該貸款機構設在武漢。對方要求他填寫身份證號碼及其他信息,并詢問了傳真號。
?半個小時之后,對方傳過來一份貸款合同,公司名稱、公章齊全,格式規范,讓人看不出破綻。填寫之后傳真過去,對方表示,為了顯示貸款誠意,齊先生需要交納800元違約保證金,并提供了一個銀行卡號。匯款之后,對方再次聯系齊先生,要他找一家擔保單位,才能放款。齊先生表示一下子找不到擔保單位,找定之后,會盡快聯系對方。“他們說可以立即提供擔保單位,但是要收取2000元擔保金,還款之后會退還1500元。”齊先生說,按要求匯款2000元之后,對方又提出要繳納1萬元驗資金,驗證借貸方有償還能力。
?齊先生提出,自己可以提供一份銀行交易流水賬單,證明自己的償還能力,遭到對方拒絕。“我說自己實在沒有錢,如果不能放款,就把前邊繳納的各種費用退還給我。接線員說可以退款,但是要向上匯報。”齊先生說,如果不是存心找“騙子”過招,自己到這一步還會相信對方是正規放貸機構。
?再接招:業務員主動“墊資” 確定對方是“騙子”
?齊先生要求退還所繳納費用之后,一名業務員主動打電話給他,“他說我的貸款資料已經審核過了,此時放棄貸款,很可惜。如果實在交不了驗資金,他可以幫我墊付5000元,我自己只付5000元。我聽完差點笑場。”齊先生說,自己此時已經確認對方是“騙子”,要求對方把墊付的5000元直接打到自己的卡號里,自己再一次性繳納給對方財務部門。這名業務員則表示,這樣手續太復雜,墊付部分自己會直接交給財務,齊先生自行把剩余部分匯過去就行。
?按要求匯款5000元之后,一名自稱經理的人在電話里告訴齊先生,公司禁止業務員為了拉單而幫客戶墊資,那名“墊資”的業務員即將被辭退,齊先生有“騙貸”嫌疑,補齊驗資金之后,可以不追究那名業務員的責任,還能立即放款。
?“我想知道他們到底還有什么招數,就把另外5000元匯過去。誰知道,更奇葩的來了。”齊先生說,那名經理又提出,借貸人屬于外地戶口,需要交納1萬元保證金,否則就被視為合同違約。
?終極招:?放款前索“好處費” 老板無奈“踩剎車”
?為了試探對方的下一步,齊先生再次匯出1萬元。
?“匯款之后已經快到中午,自稱財務總監的人聯系我,說他已經在銀行,準備放貸。”齊先生說,財務總監在電話里說,銀行里負責放貸的主任還沒吃中午飯,很辛苦,需要打點一些“好處費”,否則會被故意拖延放貸。
?齊先生再次按要求匯款3800元。“財務總監確認收到款之后,說銀行主任當著自己的面收好處費,自己不收會壞規矩,容易得罪銀行。他要我給他也匯3800元錢,事后會全部退給我。”齊先生哭笑不得地說,自己短短一個星期不到,已經被“忽悠”了26600元。如果按照這樣的套路走下去,他貼錢太多,代價太大,于是果斷“踩剎車”。
?“我說自己不貸款了,索要之前繳納的各種費用。財務總監很爽快地答應,但是要到月底單位軋賬的時候。”齊先生說,這名“財務總監”隨后關機到6月底。自己再次聯系對方,對方表示如果退款,需要對繳納費用征收一定比例的稅費,齊先生要先匯款2600元,才能拿回之前共計26600元費用。
?工商建議直接報案 “試騙哥”要發“防騙帖”
?7月初,齊先生將自己貸款反被騙走兩萬多的經歷,投訴至武漢市工商部門。
?昨天中午,按照齊先生提供的地址,記者來到新華路找到那家名為“萬福源小額貸款”的公司,但是大門緊閉。附近店鋪介紹,該公司還未開業。
?常青工商所副所長王蔚介紹,根據系統查詢,“萬福源小額貸款”是在今年5月中旬注冊,注冊資金為2億。接到齊先生投訴的信息,工商人員調查之后認為,該案件涉嫌網絡金融詐騙,建議齊先生直接找公安部門和網監部門報案。
?武漢市政府金融辦工作人員介紹,所有小額貸款機構,按規定都必須在工商部門登記備案。小額貸款機構放貸快,是吸引借貸者的主要因素,但借貸者也往往容易受這個因素驅使,陷入圈套。“在各種報紙、網站上看到的小額貸款廣告,首先要去工商部門查詢其登記信息,是否有過投訴,不要盲目。”
?齊先生表示,自己并沒有抱太大希望能討回那些錢,但還是向相關部門報了案。“我現在有幾個店子,兩萬塊對我來說問題不大,但是對其他做小生意的人來說,被騙一次可能就沒機會翻身,我主要是看不慣這些騙子。”齊先生說,自己把整個過程做了錄音、拍照,目前正在整理成圖文材料,準備發到微博上,作為一個防騙寶典,提醒警示其他網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