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牽動人心的高考已經結束,就在考生們憧憬著大學生活時,深圳市一名考生內心惴惴不安,由于高考壓力大,輕信騙子,考前,她花了4000元購買“高考試題答案”,最終受騙。對此警方提醒,每年高考前后,騙子們都將目光聚焦在考生及家長身上,通過各種手段博取當事人信任后非法斂財。
沒有一道題目跟高考試題一樣
6月7日是高考的第一天,當日19點25分,深圳市公安局反信息詐騙中心接到了一個讓他們十分惋惜的報警電話。深圳市一名高考生在電話中焦急稱,她在網上花4000元購買高考數學題答案最終被騙了。
接到報警電話的工作人員邊梳理情況邊安慰這名考生。該考生哭著講述道,她成績一般,但家長對她的期望很高,所以壓力比較大,不想辜負家長期望的她考前瀏覽了一個關于討論高考的貼吧,看到有人留下QQ號自稱賣高考答案,她一時鬼迷心竅添加了對方的QQ,對方稱有特殊渠道,可以拿到高考真題。于是,在與對方反復確認答案的“真實性”后,她給對方匯款4000元,并通過電子郵箱收到答案。
“考試前幾天,大家都在做最后的沖刺,我覺得有答案在手,就沒有認真復習,一直在背答案。直到開考后,我拿到試卷一看,完全被嚇到了,因為沒有一道題目是一樣的。我才發現上當受騙了。”為期兩天的高考結束后,該名考生反思自己的行為表示很后悔,不應該頭腦發熱,當時在考場上心情很差,直接影響考試。
目前,警方已對該名考生進行了批評教育,并且對這宗信息詐騙案件開展偵查。警方提醒,高考學子都應該樹立正確的考試心態,高考試卷及答案在解密前屬于絕密級國家秘密,出售者涉嫌構成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購買答案者也涉嫌構成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在這起案件中,嫌疑人通過虛構假答案在網上兜售的方式實施詐騙,已經涉嫌詐騙犯罪。
警惕高考后3種易發詐騙
根據往年高考詐騙警情分析,深圳市公安局反信息詐騙中心民警介紹,高考后,錄取前夕和錄取過程中也是涉及高考詐騙犯罪集中爆發的階段,主要有3種易發詐騙需警惕。
一是“高考補錄”詐騙。騙子利用在首批志愿錄取結束后,以名額沒能招滿的部分高校會放出補錄信息等為幌子,對考生家長謊稱自己有“關系”、有“熟人”,花錢可以上好大學、好專業,不夠分也可以讓你上大學等,面對騙子的花言巧語,一些家長容易犯糊涂。
警方提醒:高考補錄是各地招生辦對落榜考生進行的網上公開征集志愿錄取,并不針對具體人員,更不會以此索取錢財。
二是“高考有財政補貼”詐騙。騙子通過非法獲取考生高考個人信息以及家長的相關信息,以此博取事主的信任,消除事主的懷疑,再冒充文教局和財政局對事主進行詐騙,對當事人借口有補貼等予以利誘。
警方提醒:遇到此類詐騙,一是咨詢相關部門,確認補貼的真實性;二是涉及到金額匯款時不要盲目匯款給對方,要核實清楚事件的真偽,再做匯款打算。
三是“畢業旅行”詐騙。隨著高考后假期來臨,許多學生結伴利用假期到國內外旅行。騙子通過冒充航空公司、旅行網站客服人員進行詐騙,通過低價票或者退票名義,利用事主不懂退票的辦理手續,讓事主在ATM機操作把錢轉走。
警方提醒:高考學生剛剛走出校園,社會經驗不足,學生家長要多加引導,給學生的錢款適量即可,如果有大額消費,請家長多把關,對于網上訂機票、住宿等應該通過正規渠道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