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銀行工作人員向警方報警說,有一個年輕人買到假貨,賣家跟他說,必須到銀行ATM機操作,輸入“交易碼”才可以退貨。銀行工作人員多次勸阻,但年輕人就是堅持操作,他們也沒有辦法,只有請阿Sir出馬。
民警到現場了解情況。原來,在兩天前年輕人小陳花了兩千元網購了一部手機,但收貨之后,發現手機竟然是假貨,于是他就撥通了賣家的電話要求退貨。對方說,包裝盒內有一張“儲蓄卡”,只要拿著它在銀行ATM機那里按照他的指示做,就可以辦理退貨,單純的小陳竟然信以為真。
辦案民警介紹,這張所謂的“儲蓄卡”是假的。當受害者將卡插入ATM機的時候,就會發現這張卡沒有用,不能進行操作。這個時候,對方就會讓受害者拿出自己的銀行卡進行操作,再通過電話給他報一串操作“交易碼”。實際上,操作“交易碼”就是一個取錢的步驟,輸入以后受害者的存款就在不知不覺中從銀行卡被轉走了。
民警對小陳說,這是一種新型的電信詐騙手法。剛開始的時候,小陳半信半疑,但是看完警方的電信詐騙宣傳單之后,才回過神來。他說,自己好像撞了邪一樣,如果不是民警和銀行工作人員及時提醒,那就麻煩了。
電信詐騙手法層出不窮,但萬變不離其宗,就是要你去ATM機那里轉賬,或者按騙子的“術語”進行“操作”。這宗案件中的騙子利用賣假手機,已經騙了小陳一次錢了,還要設一個圈套,等你來退貨的時候再騙一次,真是處心積慮。
對于這類詐騙手法,我的提點有兩個,一是網購商品時,要選擇有信譽的網站購買,千萬不要光顧著貪圖便宜;二是,一般來說賣家退款的話,只需要買家提供收款賬號就可以了,如果要求超出這個之外,街坊們就要警醒了,其中極有可能暗藏貓膩。
(傅Sir,廣州民警,曾在一線基層單位工作多年,具有豐富的辦案經驗和防范知識。專欄逢周二、周三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