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縈繞假貨爭議的淘寶網昨日發布最嚴打假措施,稱從8月22日起,將采取“延長處罰限權時間”、“限制發貨”、“極惡劣者一次性關店”等處罰措施。
據了解,淘寶網一直采用違規行為扣分制對商家進行管理,扣分疊加并受到相應處罰,扣滿48分將封店。而調整后的新規,對于有多次售假行為的商家,將執行升級的加重處理,有前科的商家若再次違規,將面臨扣除24分的處罰,兩次后便直接關閉店鋪。
對于利用多個賬號重復惡意售假的店鋪,視其情節嚴重性,或被一次性扣除48分,并直接關閉店鋪。
除了關店極刑,淘寶網公布的最新關于出售假冒商品管理規則還顯示,修訂后的處罰規則對賣家出售假冒、盜版商品行為的處罰限權時間大大延長。根據不同情形,分別為由原來7天延長至14天,以及由原來14天延長至21天;且新增“限制發貨”的違規處理措施。
據悉,限權期內,賣家店鋪將被屏蔽、限制發布商品、刪除店鋪、限制社區功能及公示警告等。“設置限權期,除了處罰的成分,也是給商家自查自檢以及自我整頓的機會,希望商家能夠重新審視自己的違規行為,并做出相應調整,不再售假。”淘寶網相關負責人表示。
北京商報記者查閱另一家C2C電商騰訊拍拍網罰款規則發現,騰訊對售假行為也采取嚴厲處罰措施,該網站規則稱,“有確切證據證明賣家出售假冒商品或嚴重侵權行為的,每次扣48分”,這屬于“嚴重違規”、“予以下架所有商品、永久限制商品發布權限”的處罰。
事實上,從今年初開始阿里巴巴集團就已經開展打假專項行動。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卸任CEO前的最后一次業務性公開演講就在4月23日聯手國家五部委開展共同打擊假冒偽劣、保護知識產權的行動發布上。
就在昨日,淘寶網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在打假及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進展:主動防控并處罰各類售假賣家42萬,聯合公安機關偵破知識產權類案件7起,涉案金額達1億多元。僅今年6月的女鞋、運動鞋和箱包三品類的專項行動中,就累計處罰了6萬個賣家。
今年上半年,淘寶網針對因售假處罰的用戶建立綠色轉型通道,利用供銷平臺引進的大型供貨商為這類賣家提供貨源,鼓勵這些賣家在淘寶合法經營。統計顯示,27%的違規賣家選擇了轉型經營。資料顯示,C2C電商主流玩家目前僅剩淘寶網和騰訊拍拍網,且前者占據絕對優勢,去年連同天貓的銷售額總共突破1萬億元,賣家、買家的持續增加讓淘寶網儼然成為“小社會”,這也帶來假冒偽劣、是否征稅等爭議性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