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時報訊(記者王晟)以田某為首的團伙在網絡上發布虛假招聘信息,之后聯合醫院騙求職者交體檢費和各種雜費,兩個月內2550人被騙,該團伙用這種方式非法獲利60余萬元。記者昨天從豐臺檢察院了解到,田某等5人因涉嫌詐騙被批準逮捕。
今年2月22日,事主錢某在一家招聘網站上看到了某公司的招聘信息,他覺得這份工作很適合自己,就給對方發了一份簡歷。幾天后,一位自稱趙經理的男子主動聯系了錢某,并通知他前來參加面試。在面試官對錢某的情況進行基本了解后,錢某就被工作人員安排入職體檢。在醫院,錢某做的并不是正式的體檢,而是用“健康篩查”這一方式對健康狀況進行簡單篩查填表,雖然有所疑慮,但求職心切的錢某還是交了236元體檢費。
體檢結束后,這家公司的工作人員又假裝好意告訴錢某,要想順利入職,就要送香煙來疏通人事部門的關系。在工作人員的“提點”下,錢某買了一條玉溪煙送到了這家公司所謂的人事部,錢某很快拿到了一張入職單。回到家后,他滿懷希望地聯系單子上的負責人時,對方卻稱對此毫不知情。意識到受騙的他隨即報了警。
警方通過網上的線索很快將田某等5人抓獲。據田某供述,他們分工明確,其中一些人充當業務員從網絡上查找一些小公司的信息,并以公司經理的名義在招聘網站上虛假發布這些公司的招聘信息,有求職者應聘時,他們就提前和醫院商量好,醫院只要收到求職者交付的236元體檢費后,會按照約定返給該團伙126元好處費。而充當工作人員的團伙成員則會在面試后以送禮為由騙取應聘者錢財。
據警方統計,短短兩個月時間,共有2550人被這一團伙蒙蔽,涉案金額高達60余萬元。
承辦此案的檢察官介紹,這些被騙的求職者大多為外來務工人員,騙子就是利用網絡上的監管盲區,以高薪工作誘惑這些不了解行情的務工者。檢方提示,根據我國規定,招聘單位不得向勞動者以各種名目收取押金和各種費用,并且不能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求職者在求職前一定要審閱招聘單位的合法證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