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由蘇寧易購、易迅網、國美在線等眾多電商企業參與的上半年首場大戰終于在昨日正式開打,而且,就連之前“不應戰”的京東也發聲降價。
昨天,京東公關部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休養生息和不應戰都是之前的誤讀。京東實施精細化管理,注重成本和效率,在每一天、每一刻,我們都力爭做到所售的商品價格最優。”記者發現,與去年電商大戰重點突擊家電、3C類商品不同,今年這場電商大戰涉及門類較廣。蘇寧易購發起的“0元購”活動涉及日用、百貨、美妝、母嬰、圖書、生活電器、OA辦公共計7大品類;國美在線也在昨天展開了18場搶購,并稱“全線滿減,僅此一天”。易迅網打出“全網底價”、“全國首發”、“價格戰我們來真的”搶購牌。京東商城首頁雖沒設置搶人眼球的大篇幅廣告,但也在“暗自發狠”調整價格。而且,一天多次變價的情況再次出現。部分3C類商品超過1000元的跌幅也著實讓網友大呼過癮。“消費者熱情超乎想象,截至晚上6點,已完成100多萬單的銷售。3C、家電等優勢品類銷量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日用百貨、服飾、美妝銷售喜人,同比增長超過8倍以上,母嬰產品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0倍以上。后面三天,值得期待!”昨天晚間,蘇寧易購執行副總裁李斌發布微博稱。
值得一提的是,母嬰商品也參與了昨日的電商大戰。昨天,蘇寧易購率先打響了奶粉價格戰的“第一槍”。王女士剛開始瀏覽網頁時,惠氏金裝健兒樂400克盒裝的價格是87.5元,而零點一過,價格就立即變成了79.9元。
時不時地來一場“大戰”,對于電商來說,可能“掙眼球”的意義更大于“讓實惠”。而在“戰火”中走過的消費者,也逐漸地習慣于“觀戰”,而不是“參戰”。采訪中,一位具有豐富網購經驗的“新媽媽”告訴記者,昨天幾大電商的奶粉價格看似出現了大“跳水”,其實并沒比平時便宜多少。而且,大部分用戶表示,電商頻繁“開火”,無論產品便宜與否,需要才是硬道理。
“以健兒樂400克盒裝來說,幾大電商里賣的最便宜的就是79.9元了,可是就在不久前,我還以一盒68元的價格從一家電商網站買入過。那時也沒見宣傳中有什么"價格戰"之類的,網站就自己悄悄地把價格降了。”她說,“其實"大戰"也就是個"噱頭"。去年12月,一個電商網站還打出了"末日底價"的招牌,那時我剛好想要買箱紙尿褲,上網一看,平時一直賣179元一箱的紙尿褲,"末日底價"居然是216元!”
?
“我也"上過電商的當"。”網民劉先生說,“有一次趕上"全場七五折"的優惠,網站還倒計時,我一看剩余時間不多了,趕緊下手吧。結果買完后兩天,再看就變成"全場七折"了。”那要怎樣才能“不上當”呢?“我看也沒什么好辦法,就是別聽人家忽悠,需要就買,不需要別瞎買吧。”劉先生得出了自己“上當”后的心得。
?
記者手記
建立創新模式成為當務之急
或許是長期聒噪不已的價格戰讓我們有些眼花了,仿佛價格就是電商的全部。不過,電商真的愿意這樣沒完沒了地耗在價格戰上嗎?
電商的盈利模式到底是什么?這是業內人士常常發出的疑問。有人說,電商在“商”而不在“電”。其實,談及電商前,必須先說說傳統零售行業。因為多數電商最初的模式是參照傳統零售行業。傳統零售的贏利方式很簡單:賺取買賣差價,扣除其他成本(如店面租金或投入、裝修、人員、展示品)等等,即為盈利。但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傳統零售商需要不斷擴張規模,而其他成本也會同步上升,所以毛利只能維持一個比較低的水平。所以只能將盈利點放于供應商占款的現金收益。
電商的出現徹底打破了這種商業模式。電子商務與傳統零售商最根本的不同是,供應商可以在網絡銷售平臺上實現更創新和高效的品牌營銷和展示推廣。以手機供應商為例,一般來說,一款手機新品上市,如果選擇傳統店面,不僅上市速度受到影響,而且很難精準到達最需要的消費者手里。電商則不同,除了幾小時即可上線展示,還可以通過龐大的用戶數據庫篩選潛在消費者進行信息推送等營銷服務,而首批使用者針對產品的相關評論、口碑及曬單也可以對廠商改進產品提供價值。恐怕對于電商來說,建立大量創新的營收模式是比價格戰更迫切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