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酒吧里,燈光昏暗,重金屬音樂中夾雜著人聲鼎沸,酒吧廚師甘某敏制作各種小菜、果盤,吧臺服務員為顧客結賬刷卡“手起刀落”,在外人看來,一切都那么干脆、熱情……
其實,他們在上演一出盜取顧客信息、克隆并盜刷銀行卡的“無間道”——短短一年半時間,就盜取300多萬元。昨日記者了解到,日前,這伙“偷天換日”的銀行卡盜制案嫌疑人已被執行逮捕。
銀行卡多刷一次 再偷偷記下密碼
甘某敏是龍海人,1年多前,在筼筜路一家酒吧當廚師。
在外人看來,甘某敏每天忙于鍋碗瓢盆之間,是個不問是非的老實人。沒人想得到,甘某敏以廚師為名,與吧臺結賬的一名服務員勾結,上演一部“偷天換日”大片。
酒吧消費后刷卡,是不少消費者的選擇,而甘某敏和服務員兩人在這“方便快捷”中看出了“商機”——趁顧客在酒吧消費結賬時,刷完賬單后又暗中將顧客的銀行卡在事先準備的一個卡槽(類似讀卡器)多刷一次。
在這一過程中,刷卡人在吧臺內,被刷卡的人在吧臺外,幾乎沒有人會留意??删褪沁@么一刷的彈指之間,顧客銀行卡上的全部信息,直接被拷貝到卡槽中。
“先生,請輸一下密碼。”刷完了兩次卡后,接下來就是輸密碼結賬,這個時候服務員會在顧客指尖敲擊鍵盤時,偷偷記下銀行卡密碼。
“克隆”銀行卡?“冷藏”后異地取款
銀行卡信息盜來了,可取款沒卡也不行,需要一個載體。接下來的工序,由甘某敏的另外一個同伙甘某勇完成。
甘某勇在網上買來各種空白磁卡,然后通過電腦設備,將卡槽里盜取來的銀行卡信息讀取出,然后再將這些盜取來的銀行卡數據,“克隆”到一張張空白卡上——這便完成了對銀行卡的“克隆”。
盡管“克隆”一張卡不用幾分鐘,不過,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甘某勇十分狡猾,這些已經有了卡和密碼的銀行卡,他都會“冷藏”一到兩個月——原因很簡單:前一天消費,后一天卡就被盜刷,容易引起顧客懷疑。
銀行卡復制后,在廈門作案又在廈門取款,危險系數大。于是,甘某勇又聯系了漳州老鄉甘某宗,這個甘某宗是個開車的司機,經常往返廈門、泉州等地。他負責“盜取信息、克隆銀行卡”之后的下一節鏈條——取款、轉賬。
提醒
刷卡擋好密碼 卡里少存些錢
警方提醒,銀行卡被盜刷,卡號、密碼和磁條信息三者缺一不可,因此持卡人刷卡消費時,要盡量做到在消費時不讓卡離開自己的視線。輸入密碼時,要注意遮擋。
此外,對于經常在外刷卡消費的銀行卡,最好不要放太多存款,萬一被盜刷,也不至于損失慘重。
背后
團伙成員 買下豪車
隨著受害人報警的增多,警方逐步深度介入調查。一個多月前,泉州警方抓獲取款、轉賬的甘某宗,最后順藤摸瓜,甘某敏和甘某勇先后落網。
據調查,這個團伙從2011年6月開始“克隆”銀行卡盜錢以來,一年半時間里,甘某敏等人作案100多起,盜取錢款達300多萬元。拿到贓款后 “按勞分配”,甘某勇的技術含量比較大,分得3成,甘某宗分1成,剩下的6成由甘某敏和服務員瓜分。拿著這些贓款,這些團伙成員中,有人甚至已買下豪車。
?
日前,甘某敏等人被執行逮捕,案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