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電商價格戰”、“盜號門”、“天貓雙十一促銷”、“職業差評師”、“百度員工有償刪帖”、“浮云”木馬等關鍵詞是本年度電商領域最熱的詞匯。作為專業研究互聯網和電子商務政策法律問題的咨詢機構,中國電子商務法律網(www.chinaeclaw.com)和網上交易保障中心(www.5h9y.com),在專家和網民的參與下,共同評出了“2012中國網購消費者權益保護十大新聞事件”。
1、用戶信息安全問題凸顯,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
2012年,京東商城、當當網、蘇寧易購、亞馬遜中國、國美商城、1號店、易迅網、庫巴網等多家電商網站,先后遭遇“盜號門”,被曝用戶賬戶信息泄露、賬戶資產被盜用。其中當當網在半年內就遭遇了三次信息被盜事件。電商企業對用戶賬戶安全的不夠重視,再次引起行業的關注,為電商企業安全敲響警鐘。個人用戶信息安全、財產安全問題再次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網絡信息安全立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再次凸顯。
經過各方努力,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審議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該《決定》第四條明確了網絡服務提供者的責任,規定:網絡服務提供者和其他企業事業單位應當采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確保信息安全,防止在業務活動中收集的公民個人電子信息泄露、毀損、丟失。在發生或者可能發生信息泄露、毀損、丟失的情況時,應當立即采取補救措施。
2、電商大戰涉嫌價格欺詐 京東蘇寧發表致歉聲明
盤點2012年電商熱點,“電商大戰”無疑是最引人注目的關鍵詞之一。“8?15”、電商大戰,京東、蘇寧、國美、當當、易訊、一淘等知名電商平臺紛紛加入混戰,一時間電商行業硝煙彌漫。這場被稱作“無底線”的價格戰最后被證明“只打雷不下雨”,而不少缺貨斷供的商品也引發用戶的質疑。轟轟烈烈的價格促銷本以為可以透支消費者的錢袋,事實卻是透支了電商企業的信譽。隨后,發改委價監局對電商“價格戰”展開調查,調查認為,價格戰過程中,有電商的促銷宣傳行為涉嫌虛構原價、欺詐消費者。之后,京東、蘇寧、一淘等相關方紛紛發表了致歉聲明。2012年9月,發改委表示已對京東、蘇寧和國美發動的欺詐性的價格戰進行了處罰。
3、“雙十一”促銷留后遺癥,北京規定電商大促需在工商備案
11月12日凌晨,阿里巴巴對外公布,其雙十一促銷的支付寶總銷售額191億,同比增260%,其中天貓132億,淘寶59億。促銷開始的第一分鐘就吸引了1000萬獨立用戶加入搶購,相當于一個中等西歐國家的全部人口。雖說“雙十一”拉動了消費者的消費熱情,刺激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創下了交易額的新高,但也留下了不少后遺癥。快遞爆倉、客服不理不睬不答話、折扣摻水,這些都讓買家糾結不已。隨后的雙十二促銷,因售后、退貨等問題引發的消費者投訴量也居高不下。
為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讓消費者真正享受到電商促銷的好處。北京市工商局、商務委、電子商務協會召集亞馬遜、當當等44家電商企業,簽署了“網絡零售業提升客戶服務倡議書”。要求電商企業舉行大型促銷不僅要向工商提請備案,還需有應急處理方案。針對消費者的網購投訴,4小時內要做出回復,企業工作時間的客戶投訴響應時間不超過2小時,非工作時間的客戶投訴響應時間不超過12小時。嚴防群體性及惡性投訴事件發生。
4、購物返利頻現騙局,“萬家購物”、“太平洋直購網”等被立案查處
6月12日,浙江省金華市政府通報,“萬家購物”因涉嫌組織、領導傳銷罪被立案查處。2012年12月18日,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太平洋直購網”涉嫌傳銷案。與此同時,一些號稱“購物返利”的電子商業網站陸續傳出企業崩盤和被立案查處的消息。“你消費、我返錢、零成本購物”、“不花錢購物的時代終于來臨了!”這是眾多購物返利電子商務網站的宣傳口號。這些一度被視為成功新型電子商務模式的“購物返利”營銷,最終卻變異為新型的網絡傳銷行為。種種跡象表明:電子商務網站正成為傳銷的新變種,并成為重災區。
5、“職業差評師”橫行,杭州警方破獲全國首例“惡意差評師”案
5月中旬至今的一件件駭人聽聞的網購糾紛告訴我們,在網絡交易中,一個差評可能引發的嚴重后果。因為給賣家差評,武漢女大學生收到了一件壽衣,北京買家收到刪差評師的短信恐嚇,成都女大學生更遭遇連續一個月的電話騷擾,對方甚至致電學校舉報她作風不正、從事不正當兼職……職業差評師、職業刪差評師,浮出水面,網絡生態中最隱秘陰暗的一隅暴露在網民面前。
11月29日,杭州警方宣布,已有7名犯罪嫌疑人被以涉嫌敲詐勒索罪逮捕。有關專家表示:“惡意差評師”的行為方式和手段具有敲詐勒索的性質,按照《刑法》規定,最高可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6、百度員工刪帖牟利被捕,有償刪帖價格水漲船高
2012年8月,百度4名員工利用職務之便里應外合,提供"有償刪帖"服務來牟取利益,其中3人涉嫌觸犯“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被北京市海淀區檢察院批準逮捕,根據刑法相關規定,該三名涉嫌犯罪的百度職工很有可能面臨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就在百度有償刪帖事件遭披露后,網絡上相繼有媒體披露,目前市場上存在各種網絡危機公關公司通過媒體聯盟等方式,進行人情刪帖和有償刪帖交易,且要價大幅上漲。情節惡劣的甚至主動制造負面話題,對敏感帖子連續炒作,然后充當中介與互聯網公司內部擁有刪帖權的人進行“金錢公關”,達到非法刪帖贏利的目的。
刪帖需求的存在,導致非法網絡公關公司的泛濫。
7、24券停止運營,F團高朋、趕集窩窩團合并,團購網站倒閉合并引發投訴潮
2012年4月12日趕集網與窩窩團達成戰略合作,宣布此后將聯合運營趕集團購業務。2012年8月1日,F團和高朋網宣布正式合并;2012年10月20日,24券宣布公司因無法正常運營,將于20日起暫停團購業務。此外,包括“濟南拉手網”、濟南“沃客網”等在內的一批中小團購網站由于經營不善、資金鏈斷裂,出現倒閉甚至卷款跑路的現象,相關的消費糾紛和投訴也在急劇上升,引發了團購網站的投訴潮,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嚴重侵害。
今年3月,國家工商總局正式出臺《關于加強網絡團購經營活動管理的意見》,規定團購網站經營者應當依法辦理工商登記注冊并領取營業執照,提高團購市場準入。并強調要加強網絡監督檢查和行政執法工作,加大對各類網絡團購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切實維護團購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著力建設規范有序的網絡團購市場經營環境,促進網絡團購行業健康發展。
8、“浮云”木馬特大網銀盜竊案破獲,警方提示“上網聊天警惕陌生人”
10月16日,江蘇省徐州市公安局破獲了公安部掛牌督辦的“浮云”木馬病毒特大網銀盜竊案,41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逮捕。這一涉及案件30余起,涉案金額達1000多萬元。
犯罪嫌疑人在成功取得對方的信任后,便以多種方式向受害人傳送木馬文件,木馬采用壓縮文件、EXL文件、圖片等格式包裝,引導受害人種下木馬后這種病毒通過后臺在受害人使用網銀轉賬過程中,秘密截取網銀轉賬信息,在受害人不知情的情況下篡改轉賬金額,將受害人網銀資金秘密轉入到犯罪嫌疑人指定的游戲賬戶。
為保證網民賬戶財產安全,警方提示網友,在上網聊天時不要輕信陌生人,尤其是主動聯系的陌生人,更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自己銀行卡的信息;不要點擊、運行來歷不明的文件;在使用網上銀行時,盡量使用升級版的網銀安全工具。
9、減肥、豐胸產品泛濫,多家網絡門戶網站涉嫌虛假宣傳
某門戶網站“商訊動態”欄目刊登的臻好大肚子減肥茶廣告,宣稱7天大肚子喝癟了。經查,國家批準保健功能的是調節血脂的銀杏茶,而該廣告宣傳的功效是排油減肥、治百病,涉嫌虛假宣傳;湖南衛視與淘寶網聯合辦的嗨淘網,刊登減肥超級P57廣告,并宣稱衛生部以新資源食品之名為超級P57發放準入證。但實際上,衛生部截至目前沒有批準任何仙人掌為新資源食品,該廣告涉嫌虛假宣傳;某門戶網站精彩推薦欄目刊登拜迪蕾娜左旋瘦咔燃脂黑咖啡網絡廣告,宣稱“10倍燃脂,1天瘦1斤,一次減肥永不反彈”等,據查該產品屬無批號產品,涉嫌夸大宣傳。
國家工商總局對主要商業網站廣告的監測表明,醫療、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的違法率高達90%以上。相當數量的網站未建立廣告審核把關等管理制度,沒有配備廣告審查員,廣告從業人員也大多沒有經過廣告法律法規培訓,廣告審查形同虛設。
10、電商 “價格戰”轉變為“服務戰”,蘇寧易購率先推出延遲送貨賠付
2012年的“電商價格戰” 沒能給電商企業帶來預期的利益,卻極大地損壞了電商企業的信譽。惡性的價格競爭對行業和產業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最終傷害的是消費者的利益。經歷了這次慘痛的教訓,越來越多的電商企業意識到“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維護質量和服務上”,從而逐步調整了其發展思路。
8月15日,蘇寧易購宣布啟動三大服務保障項目,從送貨準時性、退款及時性和退換貨效率三個方面表示承諾。只要消費者在蘇寧易購購物,以訂單系統確認時間為基準,如非不可抗因素或用戶主觀因素造成送貨延遲,超出約定時間3天即按照購買商品金額5%予以賠償。超期7天再賠付5%,最高賠付10%,超過七天即使消費者退貨,依然享受10%的延遲送貨賠付。
退款、退貨延遲一直為電商行業的詬病,這次蘇寧易購針對性地建立了用戶服務機制,建立送貨、退款、退換貨延期賠付機制,提出了賠付標準——以消費者退貨申請流程確認時間為基準。這一舉措為電商“服務戰”打響了保障消費者權益的第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