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邦動力網訊】眾所周知,電子商務行業正在遭遇有史以來最大的質疑,這里有經濟環境的萎靡、投資人的不信任、模式的終結、轉型的陣痛、經營策略的失誤,甚至管理層的內斗……但卻從未聽說任何一家純正的電商人不擇手段的以電商之,行詐騙之舉。
它們是假冒的電子商務,卻是貨真價實的騙子。當中國的電子商務到了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它們非但沒有收斂,反而大肆吸金,將電商拉進最黑暗的深淵。
偽電子商務徹底污染了電子商務原本純潔的環境,讓所有電商的共同努力前功盡棄。即使畢勝口口聲聲指責“電商是騙局”,也不應該以如此方式完結。為此,億邦動力網整理出偽電商的五大騙局,以儆效尤。
騙局一:新模式下的傳銷
偽裝成電子商務的網絡傳銷更具欺騙性和隱蔽性,表面上以一家電商網站的面貌呈現,卻跟沒不進行任何線上交易。相反,其背后卻暗含一系列錯綜復雜的利益鏈條,搭建金字塔式的會員結構,公司及加盟商的主要收入也通過發展下級會員獲取高額回扣。
這些傳銷網站的特點是,都會宣稱有一套獨特的電商模式,可以幫助會員在網站消費過程中獲利。
以江西精彩生活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旗下的太平洋直購網為例,號稱BMC(Business-Manager-Consumer)模式,實則通過注冊會員邀請制,拉攏大量人氣,同時不斷鼓勵會員繳納保證金,積分到一定程度可以轉型不同層級的渠道商。積分越高,渠道商等級越高,所獲得的返點則相應也會越高。
而另一家來自深圳的六六五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則自詡采用NAP(Network And Physical)即“網絡與實體結合”銷售模式。該模式將業務分為線上應用和線下應用兩部分,并通過一款網購機來充當介質,會員以推廣網購機為名,私下卻按照不同區域等級制定代理商加盟制度。
在這樣一個周而復始的模式下,各級代理商為了高額回報,走親訪友,不斷拉攏人頭入會,一邊從加盟費用抽取提成獲利,一邊在積累足夠的任務額后不斷向更高一級的代理攀升。
騙局二:返利網真偽難辨
隨著網絡傳銷組織的罪行接連被公安機構的偵破,百分百購物網、百業聯盟、萬家購物、燒餅網等涉嫌傳銷或非法集資的電商網站真實面目被揭穿。
這些名目繁多的所謂“錢生錢”的游戲,本質上卻是利用親朋好友炮制虛假線上交易及訂單,并在拉高營業額后套取返利的形式從中享受高額利潤。
以臭名昭著的萬家購物為例,消費500返500,消費1000返1000,“消費=免費、消費=投資”的煽動下,誘發大量虛假消費和投機行為,同時體系中會員、VIP會員、金牌代理、金牌代理商和區域代理商等層級,并按照發展會員情況計酬和返利。
據悉,我國參與消費返利經營模式中的代理商、商家會員、消費者會員人數已超過3000多萬,單是萬家購物其每天報單交易額高達3億元左右。
然而,這樣的一種金錢游戲卻讓不少正當經營的返利網躺著中槍。一時間,電商圈內風聲鶴唳、談返利即色變,甚至京東商城也中斷了與返利網的合作,淘寶也開始調整淘寶客搜索服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返利網查看返利金額。
部分返利網只得鳴冤:“正規返利網站給會員提供返利,不會從消費者手中收取任何費用,不拉人頭,也不分紅利。”
騙局三:冒牌電商客服竊取用戶信息行騙
網購騙局的“專業化”程度已經到了令人咂舌的程度:400客服熱情服務、訂單短信通知、親自送貨上門,直到用戶打開包裹才發現,傳說中的價值上千元的VIP大禮包其實是粗制濫造的假貨,而“快遞員”已裹挾著剛付的貨款逃之夭夭。
可怕的是,對方會稱呼自己為京東的客服,配送流程模范的惟妙惟肖,甚至還耐心詢問了用戶所喜歡的顏色、尺寸,當用戶回撥400熱線時,卻已無人接聽。
留給用戶唯一的線索,是快遞包裹上的發件人,在百度上檢索其姓名就會發現,這簡直是一個詐騙界的明星:忽而化身凡客客服,時而成為夢芭莎市場經理,當然也有可能變成一個聞所未聞的電商公司的負責人……無疑為受害者的傷口上再度撒鹽。
這些冒牌客服何以能夠輕而易舉地掌握用戶的購物習慣和心理需求?在這一些縝密的布局背后,則是大批量網購用戶的信息泄露。
在億邦動力網間接所獲的一份網絡盜賣用戶資料顯示,走秀網、麥考林、當當網、相宜本草、1號店、也買酒、愛慕網、佳品網、名鞋庫、藥房網及部分中小型團購網站和大批支付寶會員賬號應有盡有,包括用戶的姓名、注冊郵箱、電話、住址、購買記錄以及客單價等信息一目了然。
“幾千元就能買一套全的。”如此低成本的作業,讓網購詐騙不費吹灰之力地搭建了一套客戶管理系統,卻極大地敗壞了正規電商網站的信譽度。
騙局四:假扮網絡支付退款盜刷
據某第三方支付公司透露,部分不法分子已經將觸角伸向網絡支付,騙取客戶銀行卡信息,從而進行銀行卡盜刷。
“不少客戶都中了招,損失慘重。” 上述人士指出,這些盜取銀行卡的詐騙者,往往會設下圈套,冒充第三方支付網站的工作人員,通過電話向持卡人表示交易未成功,需退款。在獲得持卡人的信用卡卡號、網銀賬號、手機動態支付驗證碼等信息后,大肆套取銀行賬戶中的資金。
顯然,不法分子同樣對網購用戶的購買信息了若指掌,洞悉網購者每次購物經歷。較上述幾種騙術和行徑而言,盜取短期內的購物信息的確需要一定的“技術含量”:釣魚網站、QQ聊天記錄、木馬植入,這些不法者為了獲取騙取信任甚至在電話中向用戶稱,退款即有優惠,從而誘惑他人受騙上當。
不過,值得推敲的是,通常情況下,網絡交易的退款,無需用戶提供支付密碼和手機動態驗證碼,而銀行及第三方支付公司也不會采用電話方式通知退款,因此,用戶只需加以提放,并有豐富的網購經驗,及時向第三方支付核心信息,便可瞧出端倪。
騙局五:物流公司偽裝電商
用戶在某分類信息網站購買二手手機,結果卻在支付時被對方以沒有支付寶為由,轉而通過第三方物流中介付款。
“如果遇到類似情形時便要格外小心。”該用戶不久后便發現,在先后支付3000多元的擔保費及手續費后,訂單早已不翼而飛。
這些潛伏在二手交易網站的物流公司,通常以極低的交易價格吸引用戶,一旦成交,則變相申請物流付款,而這家物流公司則是詐騙團伙事先準備好的皮包公司,發貨之前必定向買家勒索各種費用。
由于用戶此前已經墊付了不少資金,為了避免貨品和錢財一去不復返,只能按照要求繼續支付,結果卻越陷越深。
業內人士指出,作為物流公司,本身并沒有獲得支付牌照,也便意味著不能從事網購支付,其運營資質中也并不包含擔保交易的功能,用戶一旦將匯款到對方賬戶,追回貨款的希望極為渺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