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 (記者 于麟) 6月25日消息,蘋果公司的維修合同日前被中國消費者協會定義為“不公平合同格式條款”。
“蘋果維修條款建立的基礎,是因為它的強勢地位。”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姚克楓律師在接受IT商業新聞網采訪時表示。
據姚克楓介紹,蘋果產品不能說是完全壟斷,但也已經具有了較大的市場份額,具體細化到個別市場比如iPad,在平板電腦市場也已經超過了50%的份額了,所以它的基礎來自于在市場強大的地位,相當于店比較大,消費者來買東西,就要受到蘋果的前提約束,簽訂合同,都要以蘋果的利益為主要出發點,所以蘋果的部分條款確實是顯失公平的。
IT商業新聞網獲悉,目前一場針對蘋果“霸王條款”的聲討運動正在進行,而該行為已經受到各地市消費者協會的默許和支持,甚至一些地方消費者協會直接充當發起者和執行人。
據媒體報道,江蘇省消費者協會已經準備上升到行政處罰層面。而上述運動,同樣也受到了法律界的普遍關注和聲援。
姚克楓律師認為,如果我們消費者都“較真”的話,蘋果實際上是可以整改的,因為一個人的力量小,但消費者集中起來力量就大了,但問題是消費者經常不注重這樣的權利,這個可能是消費者會覺得代價比較高。
姚克楓建議,如果消費者確定受到了蘋果“霸王條款”的侵害,一可以尋求消費者協會去與蘋果協商,而另外一種方式就是一旦發生問題就要尋求訴訟。“雖然代價高,一個消費者雖然力量小,但可以聯合其他消費者一起,另外還有很多公益律師會去幫你,你要去較真,才能達到法律平衡,雖然法律沒有傾斜,但作為消費者有權要求與蘋果訂立平等的條款。”
事實上,從法律出發點上講,蘋果擁有強大的律師團隊,它的律師團隊非常擅長利用法律工具,但為什么還是會制定出明顯是有問題的規定條款?
有分析稱,一般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對維修條款認真閱讀的人并不是特別多,尤其中國消費者更少,而往往蘋果之類的大型公司,尤其是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企業會在條款中做些“動作”,使得消費者與當事公司處于不同的法律地位,即“霸王條款”,而一旦發生糾紛,消費者常常有口難辯。
“作為消費者或者蘋果對立方,你想認為我是霸王條款或者不合理,你要有一個途徑,最終還是要誰主張誰舉證,至少我先寫出來了,所以說蘋果并非是不懂法,它很可能清楚知道這些條款就是霸王條款。作為大的公司,它會這么做,雖然這樣做不合適。”姚克楓說。
此外,對于消費者遭遇的侵權案例,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解決方式,目前互聯網中出現的“網絡投訴平臺”的模式也得到了姚克楓的推崇。
“這個形式非常好,互聯網網站采取聯合更多的人,搜集更多的證據的方式,主動去與有壟斷地位的廠商去斗爭或者去平衡,這是挺好的一件事情,但要注意一下約束,把自己的義務和權利要約定清楚。也不能給網站過高的義務,一定要把權利和義務提前說清楚,這是個好事,網站作為媒體,聚集消費者會更容易一些。”姚克楓對IT商業新聞網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