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汽柴油降價的前一天,國內兩家知名快遞公司卻相繼提高快遞價格。
兩知名公司相繼提價
上月30日,順風官方網站公布消息,從2011年10月8日起,對部分線路快遞價格進行小幅調整,平均調整幅度為2%~4%,這是近一個月以來國內第二家調整快遞費用的快遞公司。
昨日,記者連線沈陽順風快遞公司得知,從10月8日起,省內快遞每公斤的首重費用均出現1元錢的上調,而省外快遞首重費用則提高了2元/公斤左右,比如沈陽到北京和上海的首重均提高到22元/公斤。
記者采訪沈陽多家快遞公司發現,圓通快遞是全國范圍內最先提高快遞首重價格的。但沈陽圓通公司的玄經理則表示,對于不同類型的客戶沈陽公司采取不同的收費標準,“如果是每日均有大量快遞郵寄的大客戶,部分地區的首重價格仍然保持10元∕公斤不變;如果是小量零散客戶,部分地區的首重價格則出現不同幅度的上漲,漲幅為1到2元錢不等。”
此外,多數沈陽本地快遞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尚未接到漲價通知,且在油價壓力減小的情況下,如果人工等其他成本不出現增加,則不會提高首重價格。
人工、運輸等成本催漲價
對于漲價的原因,順豐快遞工作人員解釋,近一年很多民營快遞公司都承擔了不小的成本壓力,但由于目前我國快遞市場已擁有多達8000多家的飽和量,從競爭角度來講,各快遞公司都不敢貿然漲價。
圓通快遞公司客服工作人員表示,在運輸和人工成本不斷增加的現在,快遞公司自行消化漲價的能力被不斷壓縮,即使汽柴油成本減少了,但減少的幅度尚難以平衡多方面運營壓力,所以漲價也屬于必然。
買包郵商品對抗漲價
得知快遞漲價后,喜歡網購的沈陽市民胡女士表示,自己選擇網購本來就是圖便宜,10元到12元的快遞費已經很讓自己頭疼了,再漲價的話,今后網購就只能購買包郵費的商品來避免成本增加。近40位市民也紛紛表示認同。
然而,網店老板們卻不是很贊同胡女士的想法。沈陽店主王先生表示,大多數包郵的商品,郵費也多是隱藏在商品售價當中,即使只購買包郵商品,也避免不了承擔快遞費上漲的壓力。
另一位網店老板徐女士則表示,快遞費用上漲會讓網店流失一部分零散客戶,會影響銷量,但因為大多數網購客戶對快遞的承受能力比較大,且這次漲價的幅度尚在可承受范圍內,更沒有削減網店銷售的價格優勢,所以影響不會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