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記者/許蕾 實習生/肖文彬)網上的低價手機極有可能是“釣魚”陷阱。近日,廣州市民苗小姐向本報熱線報料,她網購了一款蘋果手機,因為貪圖對方報價低廉,結果被釣魚網站釣走6100元,追蹤這筆金額去向,發現被注入某游戲公司網站游戲帳號,并迅速被購買成游戲虛擬物品消費一空。
3000元蘋果手機誘人上當
據苗小姐介紹,4月16日,她上淘寶網購買IPHONE4,一般的IPHONE4需要五六千元,而有一店家開價特別低,只需要3050元,于是便與之聯系。“賣家說,他本來已經有了IPHONE4,哥哥又送給他一部,多出來了,所以就便宜賣掉。”苗小姐與賣家“談好價錢”后,便點開了對方發送過來的付款鏈接,用網絡銀行支付。但付款完成后卻彈出了“網龍帳號充值成功”的提示,苗小姐并沒有留意,便關閉了頁面。
賣家隨后告訴她,“淘寶卡單了,沒支付成功”,要求再次支付。于是,苗小姐再次支付了3050元。這時,她有所警惕,查詢淘寶交易記錄才發現自己的淘寶帳戶上并沒有相應的交易記錄,而之前賣家發過來的鏈接并非淘寶鏈接,而是域名與頁面都很相似的釣魚網站。
“我也想過這么便宜會不會是騙子”,苗小姐說道,“當時以為自己揀了便宜,頭腦發熱,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于是她并沒有仔細察看對方發過來的鏈接,而是點開后干脆利落地完成了兩次付款。苗小姐還告訴記者,由于賣家稱自己淘寶帳戶并非經常在線,因此在頁面里留了QQ號碼,她是通過QQ與對方聯系的。
6100元被注入游戲帳號消費光
發現自己的錢被釣走,苗小姐立刻去追蹤了這筆錢的流向,隨即發現,她的6100元已經到了騙子所注冊的網龍游戲帳號里,并且已經被消費,被購買了游戲裝備等虛擬物品。“很后悔呀,6100元,我都能去買個IPHONE4的行貨了”,苗小姐說。
發現自己上當受騙后,苗小姐立即聯系網龍公司,對方卻敷衍了事。“他們先是不愿意告訴我這筆錢的流向,又說要查的話需要‘網絡協查函’,但這個東西一般是公安機關辦案才用的,我們一般哪里拿得到,就是敷衍人嘛”,苗小姐說,一開始她還能在網龍帳戶里找到這筆錢的交易記錄,但后來連這個條目頁面都無法打開了。苗小姐介紹,她加入了一個網絡詐騙受害者的QQ群,發現有幾百人上當受騙,“被騙金額由幾十到幾萬不等,我們想找律師告那個公司,但受害者都在全國各地,也不好組織。”
近日新華社報道,福建福州有4萬多個“釣魚網站”被查處。他們大多通過木馬、釣魚網站等形式,將網民本該支付的款項導入其在知名游戲公司網龍公司開設的游戲帳號里,隨后消費或折現。“被釣魚”的受害者遍布全國,而記者了解到,廣州亦有不少網友上當受騙,苗小姐就是其中之一。
淘寶回應:“卡單”都是詐騙
記者就此事聯系了淘寶網絡公關部。“這是非常典型的第三方欺詐案例”,該部門有關負責人回應,這種案例屢見不鮮,但是,除非使用淘寶官方的聊天工具淘寶旺旺并保有聊天記錄,用其他聊天工具洽談網購業務造成的糾紛淘寶皆不受理。
“所謂淘寶卡單、銀行卡單,大部分是詐騙者的借口”,該負責人稱,淘寶系統極少存在卡單現象,即使在系統維護等特殊情況下出現個別卡單狀況,買賣雙方也可以立刻暫停交易,不可能存在二次付款的現象。他提醒網購消費者,“一定不要跳過淘寶的任何一步交易流程,使用支付寶擔保交易,才能保證交易安全”,同時,一定要使用淘寶官方提供的旺旺聊天工具進行交易洽談,聊天信息都會被保存作為糾紛處理的證據,淘寶也在旺旺上即時發布信息,對已發現的釣魚鏈接進行識別,提醒消費者注意,以防受騙上當。“很遺憾,苗小姐這種未通過旺旺進行交易的案例,我們不會受理,這已經不屬于交易糾紛,屬于詐騙,我們提醒有相同遭遇的消費者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一旦受理,淘寶會盡力配合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