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公司業務員小芳(化名)與國外客戶洽談業務,因時差原因,一般都用電子郵箱發送信件。2010年11月,她像往常一樣,給美國一家公司發去貨物,同時發送一封郵件,告知對方貨已發出,請盡快把貨款打過來。此時她不知道,有一個人已盜用了她的郵箱密碼,查看她與合作單位的來往信件,掌握了她的業務動態。今年5月6日,小芳再次發一封郵件給美國公司,告知本公司與稅務部門核銷外貿賬單就要到期,請把貨款打過來,并打電話催了一次,對方表示就在這兩天打過來。
讓小芳想不到的是,5月6日,不法分子用小芳公司的郵箱給美國方面發了一封郵件,要求美國方面按照新發的銀行賬號匯款,以前的那個銀行賬號因故停用。
兩天過后,小芳再次打電話催要貨款時,對方稱貨款已發,于是趕緊到銀行查詢,發現貨款沒有到賬。就再次詢問對方,對方發來匯款存根,小芳發現不是自己提供的銀行賬號。經詢問,對方將5月6日接收的“按照新發的銀行賬號匯款”的郵件發給小芳,小芳這下明白了,有人盜用了企業郵箱,冒充她發郵件。
警方提示:此類犯罪分子學歷較高,能使用流利的外語與外國客戶交流。而且外國客戶警惕性不高,一般只通過郵件確認就付款。外貿企業在洽談業務時,要提醒外國客戶加強防范;外貿企業也需在使用電腦中安裝殺毒軟件,盡量使用付費企業郵箱,并建議雙方在匯款前,通過電話或視頻進行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