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稱根據相關的報告顯示,截止到2010年底國內的團購網站已經達到了1726多家,平均每天要誕生5.7家團購網站,團購網站的爆炸式增長下暴露出了一系列的問題,團購網站的誠信問題已經上升到了相當地程度,自2010年第三季度,315消費電子投訴網收到團購方面的投訴一共有800多宗,目前仍在增加。
報道稱提到,一位消費者在美團團購一了款“草莓采摘”活動的產品,但是等到采摘園之后發現現場一片狼藉,基本無草莓可采,于是致電美團客服要求退款,但是得到的回復是不能退款,并說現場沒有草莓需要與采摘園聯系,是采摘園的問題。
除了團購項目服務存在打折問題之外,央視也對團購網站存在的虛假貨品問題進行曝光,一位消費者在滿座網上團購了一款隱形眼鏡,原價276元現價只要55元,當拿到貨的消費者在官方網站進行序列號查詢時,怎么也查不到這款眼鏡的序列號,說明這款眼睛根本就不是正品,該消費者表示:“因為之前看到已經有很多人購買,沒有想到會不是正品。”
針對購買人數問題,央視記者進行了暗訪。
?
記者表示,餐廳的部分經營資質尚未申請下來。而拉手網的一位高級經理則建議,可以隨便找一家別的公司代替。另外,該經理還表示,只要企業認可,拉手網可以虛標已購買人數;乙方同意追加虛數多少,相當于修改團購的實際人數。同時如果商家不提供發票,拉手網表示可以協助解決,可以在網站上標出不提供發票,當下眾多團購網站均不提供發票。
消費者權益保護專家邱寶昌律師表示,團購網站對參與商家不審查資質屬于欺騙消費者,而團購出現假貨則構成了欺詐行為,不提供發票則屬于違反消費者權益保障法。